行业知识
Abstract
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它涉及抛丸涂装领域。数个横梁的两端均匀焊接在两个下纵梁内侧,每两个斜撑的一端分别与横梁的两端焊接,且斜撑另一端与上纵梁固定焊接,上纵梁上均匀设有数个圆孔,上纵梁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孔,挂钩设置在圆孔内。它造价低廉,材料可回收利用,极大的提高了抛丸效率和涂装场地的利用率,可实现涂装一次完成,相对传统涂装需要油漆干燥后方可翻身进行底部涂装,大大的提高了涂装效率。
Claims(5)
1.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上纵梁(I)、两个下纵梁(2)、数个斜撑(3)、数个横梁(4)和数个挂钩(5);数个横梁(4)的两端均匀焊接在两个下纵梁(2)内侧,每两个斜撑(3)的一端分别与横梁(4)的两端焊接,且斜撑(3)另一端与上纵梁(I)固定焊接,上纵梁(I)上均匀设有数个圆孔(1-1),上纵梁(I)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孔(1-2),挂钩(5)设置在圆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5)为“C”型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孔(1-1)为Φ12〜16mm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1-2)为Φ22〜28mm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纵梁(2)的端头设有倒角,倒角的大小在22〜26mm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涂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
背景技术:
[0002] 制作抛丸涂装用胎架是钢结构抛丸涂装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尤其是针对
抛丸机
的抛丸条件以及涂装场地及效率要求,抛丸胎架对于节点板等小件进行抛丸涂装的一种必要手段。
[0003]目前针对节点板等小件的抛丸、涂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节点板等小件直接放在抛丸机滚轮上进入抛丸机进行抛丸,然后单件送到涂装场地待涂装,二是制作平面胎架,将节点板等小件摆放至平面胎架上,送入抛丸机进行涂装,然后再送至涂装场地待涂装;前者大大的空置了抛丸机的抛丸空间,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摆放并需要二次搬运至涂装场地,效率极为低下,后者同样空置了抛丸机的抛丸空间,且有可能需要将节点板等小件进行翻身进行二次抛丸以达到抛丸所需的标准要求,虽然将整个胎架搬运至涂装场地,但是在涂装时仍然不能提高涂装效率,节点板等小件在涂装表干后才可以翻身做底部的油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钢结构节点板抛丸涂装一体化立体胎架,它造价低廉,材料可回收利用,极大的提高了抛丸效率和涂装场地的利用率,可实现涂装一次完成,相对传统涂装需要油漆干燥后方可翻身进行底部涂装,大大的提高了涂装效率。
[0005]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纵梁1、两个下纵梁2、数个斜撑3、数个横梁4和数个挂钩5 ;数个横梁4的两端均匀焊接在两个下纵梁2内侧,每两个斜撑3的一端分别与横梁4的两端焊接,且斜撑3另一端与上纵梁
I固定焊接,上纵梁I上均匀设有数个圆孔1-1,上纵梁I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孔1-2,挂钩5设置在圆孔1-1内。
[0006] 所述的上纵梁1、两个下纵梁2通过数个斜撑3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以确保在挂节点板等小件以及后续铲车或吊车倒运时不会变形,结构的高度及宽度视抛丸机的高度及宽度而定,确保此胎架能够顺利进出抛丸机,以利用空间结构提高抛丸机有效抛丸面积。
[0007] 所述的圆孔1-1为Φ12〜16mm的圆孔。
[0008] 所述的孔1-2为Φ22〜28mm的孔。以方便机器吊装此构件。
[0009] 所述的挂钩5为“C”型挂钩。便于上纵梁I与节点板及节点板与节点板之间的连接,可以满足在涂装时不存在隐蔽部位。
[0010] 所述的挂钩5为Φ8〜12mm的圆钢,材质不限。
[0011] 所述的下纵梁2的端头设有倒角,倒角的大小在22〜26mm之间。以方便在抛丸机滚轮架上顺利滚动。
[0012] 本实用新型利用焊接而成的立体结构,采用常用钢材进行制作而成,造价低廉,材料可回收利用,采用立体式胎架,极大的提高了改变了抛丸效率,改变了传统涂装依靠场地面积的现象,有效的利用了空间面积,提高了涂装场地的利用率,它可实现涂装一次完成,相对传统涂装需要油漆干燥后方可翻身进行底部涂装,大大的提高了涂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挂钩5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参照图1至图4,本具体实施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纵梁1、两个下纵梁2、数个斜撑3、数个横梁4和数个挂钩5 ;数个横梁4的两端均匀焊接在两个下纵梁2内侧,每两个斜撑3的一端分别与横梁4的两端焊接,且斜撑3另一端与上纵梁I固定焊接,上纵梁I上均匀设有数个圆孔1-1,上纵梁I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孔1-2,挂钩5设置在圆孔1-1内。
[0018] 所述的上纵梁1、两个下纵梁2通过数个斜撑3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以确保在挂节点板等小件以及后续铲车或吊车倒运时不会变形,结构的高度及宽度视
抛丸机
的高度及宽度而定,确保此胎架能够顺利进出抛丸机,以利用空间结构提高抛丸机有效抛丸面积。
[0019] 所述的圆孔1-1为Φ12〜16mm的圆孔。
[0020] 所述的孔1-2为Φ22〜28mm的孔,以方便机器吊装此构件。
[0021] 所述的挂钩5为“C”型挂钩。便于上纵梁I与节点板及节点板与节点板之间的连接,可以满足在涂装时不存在隐蔽部位。
[0022] 所述的挂钩5为Φ8〜12mm的圆钢,材质不限。
[0023] 所述的下纵梁2的端头设有倒角,倒角的大小在22〜26mm之间。以方便在抛丸机滚轮架上顺利滚动。
[0024] 本具体实施利用焊接而成的立体结构,采用常用钢材进行制作而成,造价低廉,材料可回收利用,采用立体式胎架,极大的提高了改变了抛丸效率,改变了传统涂装依靠场地面积的现象,有效的利用了空间面积,提高了涂装场地的利用率,它可实现涂装一次完成,相对传统涂装需要油漆干燥后方可翻身进行底部涂装,大大的提高了涂装效率。